新聞
位於台灣東部的八仙洞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1】
台灣東部台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第一洞——靈嚴洞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中央通訊社報導)
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考古學家臧振華表示,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第一洞——靈嚴洞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臧振華的團隊自7月以來一直在該洞進行挖掘。臧振華指出,從洞穴下一米深的地層中挖掘出了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碎片和動物遺骸。他還補充說,幸運的是,在該遺址長期被廟宇佔據期間,考古層並未遭到破壞。
臧振華團隊在八仙洞第一洞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碎片和動物遺骸。
八仙洞位於面向太平洋的懸崖上,擁有數十個天然海蝕洞。這些海蝕洞最初位於海中,但由於台灣東海岸地殼的上升,現在已位於靠近海岸的懸崖上。八仙洞是台灣發現的最古老的史前遺址,並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然而,幾乎所有較大的洞穴,如靈嚴洞、千元洞、海螺洞、潮音洞和崑崙洞,都被宗教活動所占用,成為進行宗教儀式的場所。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洞穴——靈嚴洞曾被廟宇佔據,而一些較小的洞穴甚至被改造成骨灰龕位。
靈嚴洞過去曾被一座廟宇佔據。(照片來自Flickr)
多年來,台東縣政府通過法律途徑逐步收回被占用的洞穴,其中靈嚴洞的收回最受關注。經過7月廟宇拆除後,縣政府委託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臧振華教授及其團隊進行挖掘工作。臧振華週一對記者表示,八仙洞原本被認為有17個洞穴,但自2012年以來又發現了13個洞穴,因此目前該遺址共有30個被確認的洞穴。
關於靈嚴洞的挖掘,臧振華表示,已挖掘出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碎片和動物遺骸,這些遺物被證明可追溯至大約2,500年前。他補充道,「幸運的是,文化層沒有被廟宇破壞。」
這30個洞穴的時間軸涵蓋了從舊石器時代(約3萬年前)到新石器時代(約2,500年前)的時間範圍,但迄今為止,團隊尚未發現人類遺骸,這可能與洞穴內的高濕度有關。臧振華表示,八仙洞是一個非常特殊且罕見的考古遺址,甚至引起了外國學者的高度關注。他呼籲政府在收回這些洞穴後,應制定妥善的計劃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