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
南西海岸國家風景區 是中國早期拓荒者渡過台灣海峽後首次定居的地方。這裡因河流沉積的養分豐富,再加上鹽業的興起和潮間帶的發展,留下了豐富的農業和漁業資源,形成了「農漁故鄉」的沿海形象。
南西海岸國家風景區擁有廣闊的海岸線,展現獨特的沿海地貌,如沙丘、沙洲、潟湖、河口和濕地。該地區棲息著各種濕地物種,包括魚類、蝦類、貝類、鷸鴕、翹嘴鷸、沙鷸和白鷺。這裡也是漢人首次來到開墾的地方,因此鹽業和漁業開始繁榮發展。風景區內還有許多自古以來保存的國家重要歷史遺跡。
乘涌濕地因為口湖鄉下湖區的低海拔和長期的地下水過度抽取,導致嚴重的地面下沉和頻繁的洪水,以上問題,加上颱風造成的海水侵蝕,使該地區變成不適合耕作的濕地。乘涌濕地面積達50公頃,適合觀鳥。這裡生物豐富,棲息著稀有的野生鳥類,如黑面琵鷺、野鴨、大彩鷸、水紅尾鴝和短耳鵯。
口湖鄉的湖口村附近的草地沼澤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吸引了大量覓食的水鳥。除了雁形目、鷸形目和鷸科的鳥類,還可以看到如小白鷺、牛背鷺和草原夜鴉等群居鳥類在此築巢繁殖。黃昏時分,成群的白鷺返回巢穴,從觀鳥站可以觀賞水鳥在空中翱翔。觀鳥站旁的步道已改建為自行車道,從霞倫國小可騎自行車經過博子寮漁港到達霞倫北部水產養殖區,橫過海橋,沿著牛跳灣河經過乘涌2號橋,一路抵達湖口濕地。中央廣播電台的湖口中繼塔位於自行車道旁及草地生態區,是當地顯著的地標,而湖口的雲光國小也是觀鳥的最佳場所。這裡是觀察濕地植物和動物生態,以及欣賞日落時天空絢麗色彩的絕佳地方。
為了保護其東勢屬地,台灣糖業公司在阿公濕地種植了防風林,該地因北港溪與六角排水渠相交,加上交錯的荒地、魚塭、種植園和牛林,成為豐富的動植物棲息地。2009年,當局將此地指定為阿公野生動物保護區(由嘉義縣政府負責)。這片濕地區域擁有超過200種鳥類,吸引了全球鳥類學家的注意。棲息在阿公濕地的國際保護物種包括:白頭鶴、黑鶴、黑面琵鷺、中華白鷺、雀鷹、中華雀鷹、灰臉鷹、魚鷹、斑點綠鶴、大彩鷸、小燕鷗和棕嘲鵑。如果時節合適,隨時都能看到它們棲息在樹枝上或愉快地向池邊的遊客招手。
南布袋濕地位於嘉義縣布袋鄉南側的閒置鹽田,昔日是布袋鹽廠第六區的鹽田。其整體面積(包括潟湖水域)約1,385公頃,北接西海岸快速道路和戰寮溝,東鄰省道17號及布袋國中,南邊橫跨長公河至省道17號,西側則由潟湖水域包圍。幾百年前,南布袋濕地原本是道豐海的潟湖水域(如今的好美潟湖遺跡)。隨後,因為先民進入開墾,周圍的魚塭成為周邊聚落居民的食物來源。直到1930年代末期,日本人向南擴張,急需鹽,將其視為工業鹽產品的母體,強行徵用養殖場並將其改為鹽生產廠。
在台灣恢復後的50和60年代,鹽曬產業曾經創造出“白金時代”的輝煌景象。然而,隨著台灣社會和經濟結構的轉型,鹽業無法抵抗全球化競爭,最終在2002年宣布停止鹽曬,正式畫下台灣鹽業的句點。
至今,長期閒置的鹽田因地下水的抽取和雨水侵蝕導致地層下沉,反而吸引了大量候鳥聚集,成為自然的遊樂場。每年9月至次年4月,這些夏季候鳥會來這裡覓食,這裡已成為西南海岸最重要的野生鳥類棲息地。
在南布袋濕地,可以看到黑面琵鷺和白琵鷺以及其他保護動物前來棲息。
鐵蝦蚌的學名為Geloina erosa,生長於潮間帶的紅樹林中,以藻類為食。其體型龐大且美味,這裡強調新鮮原味,調味品用量極少。美味的風味和鮮美的汁液讓你不斷想品嚐。這裡提供DIY「感受蛤蜊、洗褲子」的體驗,讓親子共同行動;孩子們的歡笑聲洋溢在空氣中,成人們也樂在其中。展館還展示了完整的蛤蜊孵化和生長過程,幫助遊客在此學習並享受樂趣。
黑面琵鷺的主要棲息地和保護區位於曾文河北岸的開發土地。當地的鳥類生態多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黑面琵鷺的行為和棲息地,可以參加為其舉辦的一些保護活動或參觀黑面琵鷺生態展覽館。該中心設有資訊櫃檯、多媒體室和展覽區,展示黑面琵鷺的生活史、濕地生態和稀有的琵鷺標本。戶外觀景平台讓你能更近距離欣賞美麗的七股。每年冬天,當黑面琵鷺來到保護區時,中心會設置視頻展示,讓遊客更近距離地觀賞這些美麗的鳥類。
燈塔位於口湖鄉的淺沙洲上,最初建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附近海域航行的船隻因沙洲而卡住。該燈塔建於1914年,因多次受損而重建。由於沙洲的浮動特性,當沙洲移動時,燈塔的位置也會改變,影響其引導功能,這就是為何燈塔被移至現在位置的原因。燈塔的主體採用鋼材建造,與其他用磚和泥土材料建造的燈塔不同。
遊客可以在東勢漁港的筏子上購買當地特產,如青椒、苦瓜、番茄、鰻魚